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7 10:16:53  浏览:995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办法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办法

(1994年5月1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994年7月1日海关总署令第47号发布)

第一条 为了照顾个人进口自用物品的合理需要,简化计税手续,根据《海关法》和《进出口关税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准许应税进口的旅客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以及其他个人自用物品(以下简称应税个人自用物品),除另有规定的以外,均由海关按照《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进口税税率表》征收进口税。
本办法所称的进口税,包括关税和增值税、消费税。
本办法所称的应税个人自用物品,不包括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附件。对进口应税个人自用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附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他有关税法、规定征收进口税。
《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进口税税率表》(以下简称《税率表》)是本办法的组成部分。《税率表》中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定后,海关总署对外公布实施。
第三条 进口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携有应税个人自用物品的入境旅客及运输工具服务人员,进口邮递物品的收件人,以及以其他方式进口应税个人自用物品的收件人。
纳税义务人可以自行办理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纳税手续。接受委托办理纳税手续的代理人,应当遵守本办法对其委托人的各项规定。
第四条 海关总署依据《税率表》制定《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税则归类表》(以下简称《税则归类表》)。
海关对应税个人自用物品按《税则归类表》进行归类,确定适用的税率。进口物品如《税则归类表》中没有具体列名,可由海关按照《税率表》规定的范围按归入最适合的税号归类征税。
第五条 进口税从价计征。
第六条 应税个人自用物品由海关按照填发税款缴纳证当日有效的税率和完税价格计征的进口税。
进口税额为完税价额乘以进口税税率。
纳税义务人应当在海关放行应税个人自用物品之前缴纳税款。
第七条 应税个人自用物品放行后,海关发现少征税款,应当自开出税款缴纳证之日起1年内,向纳税义务人补征;海关发现漏征税款,应当自物品放行之日起1年内向纳税义务人补征。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海关可自违反规定行为发生之日起3年以内向纳税义务人追征。
海关发现或确认多征的税款,海关应当立即退还。
第八条 纳税义务人同海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应当先按海关核定的税额缴纳税款,然后自海关填发税款缴纳证之日起30日内向海关书面申请复议。逾期申请的,海关不予受理。
海关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自接到海关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海关总署申请复议。海关总署在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对海关总署的复议决定仍然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九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1994年7月1日起实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996年8月1日修订)


------------------------------------------------------------------------------------
| 税号 | 物 品 名 称 | 税率 |
|--------|--------------------------------------------------------|------------|
| 1 |书报、刊物、教育专用的电影片、幻灯片、原版录音带、 | 10% |
| |录相带 | |
| |金、银和其制品 | |
| |食品、饮料 | |
| |本表2、3、4税号及备注中所不包括的其他商品 | |
|--------|--------------------------------------------------------|------------|
| 2 |纺织品和制成品 | 30% |
| |电器用具(不包括摄像机) | |
| |照相机、自行车、手表、钟表(含配件、附件) | |
|--------|--------------------------------------------------------|------------|
| 3 |化妆品 | 80% |
| |摄像机 | |
|--------|--------------------------------------------------------|------------|
| 4 |烟、酒 | 100% |
------------------------------------------------------------------------------------
注:避孕用具和药品,超过海关规定的自用合理数量部分按有关规定予以退运或按货物进口程序
办理报关及验放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1996年8月1日修订)

本表未列名物品的归类原则:
1.按物品的主要功能(或用途)归类。
2.物品的主要功能(或用途)无法确定时,按该物品各项功能(或用途)中税率最高的税号归类。
3.物品不能按照上述1、2条归入相应税号时,按第1税号归类。
4.已归入某一税号的物品按其主要功能(或用途)归入相应项;主要功能(或用途)无法确定时,归入其各功能中所适用完税价格最高的项。
------------------------------------------------------------------------------------
|第1号:书报、刊物、教育专用的电影片、幻灯片、原版录音带、录像带,金、银 |
|及其制品,食品、饮料及本表2、3、4税号没有包括的物品。税率10% |
|--------------------------------------------------------------------------------|
| 101 |书报、刊物及其他各类印刷品。 |
| | |
| 102 |教学专用的电影片、幻灯片、原版录音带、录像带、地球仪、解剖模型、 |
| |人体骨骼模型、教育用示意牌。 |
| | |
| 103 |金、银、珠宝及其制品,包金饰品。 |
| | |
| 104 |食品、饮料:各种食用植物果实、蔬菜、肉类及其制品、水产品、乳制 |
| |品、糖制品、咖啡、茶叶等。 |
| | |
| 105 |补品:鹿茸,各种参及其制品,其他保健品、补品。 |
| | |
| 106 |农作物种籽:各种谷物种籽、菜籽、草籽、花籽及其他种植用种籽。 |
| | |
| 107 |医疗、保健器材:包括各种医疗用仪器、器具;机械治疗、按摩器具;治 |
| |疗用呼吸器具;矫形器具;夹板及其他骨折用具;人造的人体部分;助听 |
| |器及为弥补生产缺陷或残疾而穿戴、植入人体内的其他器具;病人用拐 |
| |杖,病人用轮椅,其他医疗器材及上述器材的配件、附件。各种保健器 |
| |具、用具,按摩床、椅;化妆、美容专用工具。 |
| | |
| 108 |测量、计量用仪器、仪表;包括游标卡尺,绘图仪器,计算尺,显微镜, |
| |天平,气压表,万能表,示波器,精密计度、计量器等。 |
| | |
| 109 |各种药品、药料:包括各种治疗、抗生、抗菌及预防用的药品和制成药 |
| |品,水解蛋白素,人造血浆,中成药,各种药用油、药品原料,化学药 |
| |品,人用疫苗、血清。动物药料和香料:柱角(广牛角),蛇颠角,牛 |
| |黄,猴枣,马宝,牛草结,羊草结,鹿肾,鹿鞭,海狗鞭,蛇胆及其他动 |
| |物胆,蛇干,龙骨,龟板,墨鱼骨,鹿茸趸,鹿角丝,斑螯,全蝎,蜈 |
| |蚣,姜虫,彭鱼腮,海龙,海马,海雀,金蝉花,蟾酥,石决明,珍珠粉 |
| |及其他动物药料。植物药料:豆蔻,豆蔻花,肉豆蔻,砂仁,肉桂,香茅 |
| |油,丁香,丁香油,咸薄荷,薄荷油,天麻,巴戟,杜仲,炮天雄(炮附 |
| |子),冰片,梅片,玉桂,琥珀,红花,番红花,霸王花,麻黄,石斛, |
| |冬虫草,白花蛇舌草,槟榔,贝母,当归,甘草,茯苓,大黄,杞子,白 |
| |芷,北芪(黄芪),党参,沙参,田七(三七),川莲,沉香,陈皮,珠 |
| |灵豆,胡椒根,紫草茸,茶辣及其他植物药料。矿物药料:包括辰砂,朱 |
------------------------------------------------------------------------------------
------------------------------------------------------------------------------------
| |砂,硼砂,雄黄,咸秋石等。 |
| | |
| 110 |打字机:包括手动打字机,电动打字机,电子打字机,电传打字机,打字 |
| |带及其他配件。 |
| | |
| 111 |体育用品:包括各种球类、棋类,一般体育活动、体操、竞技、游泳及其 |
| |他户内外活动用具及其配件、附件,如航空、航海模型,各种体育用球、 |
| |球拍、球网,各种棋类、棋盘,汽枪、猎枪及子弹等。 |
| | |
| 112 |厨房用具、卫生间用具:包括炊具、餐具、灶具、厨具、卫生用具、洁 |
| |具。例如手动绞肉机,食品研磨机及搅拌器,水果或蔬果榨汁机,微波 |
| |炉,电烤箱,电炉灶,煤气灶,煤气点火器,家用洗碗机,菜刀,各种材 |
| |料制的锅、碗、餐具,厨房、卫生间陶瓷用具等。 |
| | |
| 113 |各种橡胶、塑料材料制品:热水器,橡胶布、片、管圈,生胶片,补胶, |
| |海绵,轮胎,蛇管,机器皮带,塑料花卉,塑料布、线、盒、桶、席,有 |
| |机玻璃制品等。 |
| | |
| 114 |工具:包括各种手提式动工具及电动工具,例如千斤顶,各种手动刀、 |
| |剪、锉、磨、锯、铣、刨工具,丈量工具,修表工具,锤,斧,凿,钳 |
| |子,各种钉子,打包机,电烙铁,测电笔,电刨,电铣等。 |
| | |
| 115 |文化用品:各种书写用具及材料,照相簿,集邮簿,印刷日历、月历,放 |
| |大镜,绘图用具,绘图用颜料,装订用具,手摇、电动削铅笔器,电子计 |
| |算器,电子字典,算盘,誉写钢板等。 |
| | |
| 116 |乐器:包括各类键盘弦乐器、风琴、手风琴、管乐器、打击乐器,电声乐 |
| |器、节拍器、音叉和各种定音器等,上述乐器的配件、附件。 |
| | |
| 117 |鞋靴类:包括各种材料制鞋、靴,鞋面、底、跟,鞋带,鞋油,鞋粉,橡 |
| |胶及塑胶屐皮等。 |
| | |
| 118 |家具:包括各种材料制的沙发、组合式家具、柜、橱、台、桌、椅、床、 |
| |床垫、坐垫等。 |
| | |
| 119 |杂项物品:包括花卉、苗木,润滑油,油漆,室内装修用品,酒精,手提 |
| |包、箱,各类玩具,钓鱼用具,吸尘器,电风扇,电熨斗,地板打腊机, |
| |电动剃须刀,电动毛发推剪器,吹风机,充电器,电压整流器,电插头, |
------------------------------------------------------------------------------------
------------------------------------------------------------------------------------
| |开关,灯具,除湿冷暖风机,增、除湿机,电暖器,热水器,空气清新 |
| |机,电话机,电话传真机,家用地毯洗涤机,电子游戏机,缝纫机,毛衣 |
| |编织机,便携式小型望远镜,眼镜,上述物品的配件、附件;洗涤用品, |
| |护发用品,发夹,艺术品,收藏品及古物等。 |
| | |
| 120 |邮票:包括中国及境外各种邮票、小型张、纪念封。 |
| | |
| 121 |其他物品。 |
------------------------------------------------------------------------------------
------------------------------------------------------------------------------------
|第2号:纺织品和制成品,电器用具,照相机,自行车,手表,钟表及其配件、附 |
|件。税率30%。 |
|--------------------------------------------------------------------------------|
| 201 |棉花(包括原棉、子棉、废棉)、木棉、麻皮、丝棉、人造棉、合成棉。 |
| | |
| 202 |棉,麻,毛,真丝,人造丝及其他材料制线、丝、纱、绳。 |
| | |
| 203 |棉、麻、毛、真丝、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纺织品和针织品,皮革。 |
| | |
| 204 |各种材料制衣着、头巾、围巾、领带、帽子、手套、袜子、手帕、床上用 |
| |品、毛巾、浴巾、桌布、窗帘布及其他纺织制成品,皮革制成品。 |
| | |
| 205 |电视接收机:包括电视机,电视、收音联合机,电视、收音、录音联合 |
| |机,电视、录像联合机,视频投影仪,投影电视,上述物品的配件、附 |
| |件。 |
| | |
| 206 |电冰箱及其配件、附件。 |
| | |
| 207 |洗衣机、洗衣干衣一体机、干衣机(烘干机),上述物品的配件、附件。 |
| | |
| 208 |收(放、录)音机:包括收音机、录音机、收录音机,手提式收、录、放 |
| |音、电唱、激光唱盘一体机,上述物品的配件、附件,录音带、激光唱 |
| |盘。 |
| | |
| 209 |收录(放)音组合机:音响组合机、(单)功能座、音箱、自动伴唱机、 |
| |卡拉OK混音器。 |
| | |
| 210 |录放(像)机:包括录像机、放像机、激光视盘机,上述物品的配件、附 |
| |件,录像带、激光视盘。 |
------------------------------------------------------------------------------------
------------------------------------------------------------------------------------
| 211 |空气调节器及其配件、附件。 |
| | |
| 212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配件:包括微计算机及其外部存储、输入、输出设 |
| |备和附件、零部件。 |
| | |
| 213 |幻灯机、图片投影仪及其配件、附件,幻灯片。 |
| | |
| 214 |照相机,电影摄影机,电影放映机,银幕,照相制版机,照相机镜头,放 |
| |大机,各种胶卷,胶片,感光纸,镜箱,闪光灯,闪光灯泡,滤色镜,测 |
| |光表,曝光表,遮光罩,半身镜,接镜环,取景器,自拍器,三脚架,洗 |
| |像盒,显影罐及其他照相器材,冲洗设备和冲洗用化学剂等。 |
| | |
| 215 |自行车,三轮车,上述车辆配件、附件。 |
| | |
| 216 |各种手表,怀表,秒表,带有计算器的手表,上述表用配件、附件。 |
| | |
| 217 |闹钟,座钟,挂钟,台钟,落地钟,钟用配件、附件。 |
------------------------------------------------------------------------------------
------------------------------------------------------------------------------------
|第3号:化妆品、摄像机。税率80% |
|--------------------------------------------------------------------------------|
| 301 |化妆品:包括各种香水,香粉,花露水和其他化妆品。 |
| | |
| 302 |摄像机及其配件、附件。 |
------------------------------------------------------------------------------------
------------------------------------------------------------------------------------
|第4号:烟、酒。税率100% |
|--------------------------------------------------------------------------------|
| 401 |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包括香烟,雪茄烟,烟丝,烟叶,嚼烟,鼻 |
| |烟,碎烟,烟梗,烟末。 |
| | |
| 402 |各种内服的酒、健身酒、药酒(只适宜外用的药酒归入税号第1号)。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


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

(2010年11月29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鼓励台湾同胞来闽投资,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闽台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台湾同胞投资者,是指台湾同胞在台湾地区或者其他国家、地区投资设立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以个人身份来闽投资的台湾同胞。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台湾同胞来闽投资,做好台湾同胞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台湾同胞投资的服务、管理工作。
第四条 台湾同胞来闽投资的,与本省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并享有国家和本省规定的其他优惠待遇。
第五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以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名义来闽投资的,须向有关审批、登记机关出具下列证件之一:
(一)有效的注册登记证明;
(二)境外第三地相关部门出具的属台湾同胞投资的证明;
(三)其他的投资主体资格证明。
台湾同胞以个人名义来闽投资的,须向有关审批、登记机关出具下列证件之一:
(一)台湾地区居民户籍证的影印件;
(二)台湾地区居民身份证或者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三)其他能够证明个人身份的文件。
第六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委托他人作为其投资代理人时,代理人应当持有经公证机关证明的授权委托书。
第七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第七条规定设立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外,还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投资形式:
(一)设立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
(二)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
(三)开展补偿贸易和来料加工装配;
(四)购买公司、企业的股票、债券;
(五)承包或者租赁省内企业;
(六)购买本省的公司、企业;
(七)购置房产;
(八)取得土地使用权,开发经营;
(九)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投资形式。
第八条 台湾同胞以他人名义来闽投资的,应当与名义投资人订立书面协议。
台湾同胞与他人约定本人作为台湾同胞投资企业的实际投资者、对方作为名义股东,台湾同胞请求确认或者变更其股东身份的,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审批、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第九条 台湾同胞可以投资国家禁止之外的各类行业项目。
第十条 台湾同胞投资下列行业的,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在税收、用地和综合补偿等方面给予优惠:
(一)农、林、牧、渔及其深加工业;
(二)信息、机械、石化、船舶、冶金产业;
(三)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生物与医药产业;
(四)旅游、现代物流业;
(五)教育、卫生、文化事业;
(六)本省鼓励兴办的其他行业。
第十一条 台湾同胞投资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经批准可以依法设立保税工厂、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
第十二条 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综合实验区、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
台湾同胞投资者可以设立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吸引台湾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共同创建创新平台,参与本省科研和工程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第十三条 鼓励台湾同胞投资者依法在本省设立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或者参股本省金融机构,推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台湾同胞投资者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第十四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投资获得的合法利润、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清算后的资金和其他合法收入,可以依法汇回台湾地区或者汇往境外,也可以依法转让、继承或者再投资。
第十五条 对台湾同胞投资者的投资不实行国有化。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确须进行征收的,应当提前一年告知,并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主管部门批准。
被征收的资产须经双方认可的评估机构评估作价,补偿款额应当按照实施征收之日的市场价格计算,并包括实施征收之日起直至交付款额之日的利息;征收方应当在实施征收之日起三个月内付清款额。
被征收方对补偿款额有异议,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本条补偿所得的款额,需要汇出的按照第十四条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个人及其随行家属和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中的台湾同胞职工及其随行家属,可以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和换、补发《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办理居留签注。从本省口岸入境的,可以向所在地口岸签证机关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签注。需要多次来往大陆的,可以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多次有效的入出境签注。
台湾同胞投资者个人和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中的台湾同胞职工,因商务活动需要出境前往其他国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中国公民护照。
第十七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个人和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中的台湾同胞职工,可以参加单位所在地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并享受社会保险的相关待遇。
第十八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个人的子女和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中的台湾同胞职工的子女在本省就学的,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的待遇,并可给予适当的照顾。
台湾同胞投资者经批准可以在台湾同胞投资企业集中的地区兴办台胞子女学校。
第十九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个人及其随行家属和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中的台湾同胞职工及其随行家属,可以凭在台湾地区取得的有效机动车驾驶证,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领本省同类型机动车驾驶证。
第二十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个人和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中的台湾同胞职工,可以依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或者考试,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台湾地区相关资格证书经本省有关部门依法确认的,可以在本省适用。
第二十一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台湾同胞投资企业的合法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除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或者授权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到台湾同胞投资企业检查,不得强制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参加各类培训班、评比活动,禁止向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第二十二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进行生产经营。
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应当支持职工依法成立工会,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培育和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为台湾同胞投资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必须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和诚信的原则,为台湾同胞投资企业提供服务。
第二十四条 省、设区的市以及台湾同胞投资相对集中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台湾同胞投资保护协调处理制度,协调解决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的重大问题。
第二十五条 省、设区的市以及台湾同胞投资相对集中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台商投诉、求助协调机构。台商投诉、求助协调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提出处理建议;
(二)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处理投诉事项;
(三)对求助事项提供帮助。
第二十六条 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可以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其所在设区的市以及台湾同胞投资相对集中的县(市、区)成立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
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经批准的章程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七条 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可以代表其会员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投诉,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对台湾同胞投资者、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反映的问题,有关部门、机构应当及时处理,并在三十日内予以答复。
第二十八条 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当,造成台湾同胞投资者经济损失的,台湾同胞投资者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第二十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损害台湾同胞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由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台湾事务主管部门可以向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提出追究其责任的意见和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将处理结果告知台湾同胞投资者及地方人民政府台湾事务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台湾同胞投资者与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的与投资有关的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的,或者经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照合同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当事人未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9月16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办法》同时废止。


宁波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宁波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


(2005年1月13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保证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推进廉政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

第四条 预防职务犯罪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采取内部预防、专门预防、社会预防等方法。预防的重点对象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和职务犯罪易发的部门、行业、岗位的国家工作人员。

第五条 预防职务犯罪实行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各负其责,检察、行政监察、审计机关监督和指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六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由单位主要负责人负主要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根据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二章 预防职责



第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工作人员进行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

(二)对本单位容易发生的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和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预防措施;

(三)建立健全人、财、物等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对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岗位和环节加强监督和制约;

(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国家工作人员考试录用的规定以及有关责任追究制度;

(五)严格执行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款收入等各项财经管理制度,加强单位内部审计;

(六)对下级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七)接受检察、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八)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的,及时报告或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九)履行预防职务犯罪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 检察机关在预防职务犯罪中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一)对本行政区域内职务犯罪的原因、特点和规律进行调查研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预防措施;

(二)对本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通报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

(三)在职务犯罪易发的部门和行业与有关单位共同开展专项预防活动;

(四)提出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

(五)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教育、咨询活动;

(六)总结推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经验,提出表彰先进典型的建议,组织交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信息;

(七)其他应当做好的工作。

第九条 行政监察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行政监察机关应当对行政机关遵守和执行与预防职务犯罪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的情况进行检查,制定和完善有关职务犯罪的预防措施,纠正监察对象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监督和指导有关单位建立制度、落实措施。

第十条 审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其职责范围内,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应当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预决算、国债资金及其他资金、基金收支情况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建立国家建设项目必审制度,并实行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第十一条 司法行政、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二条 人事部门应当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录用、晋升和任职培训时进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







第三章 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 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员,必要时可以建立预防职务犯罪机构或者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协调、指导组织。

第十四条 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根据法定职责,制定预防职务犯罪的制度和工作计划,并保证开展工作的条件。

第十五条 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实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跟踪反馈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定期轮换等制度。

第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应当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和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内容,实行年度考核。

单位负责人进行年度述职时,应当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接受考核和评议。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当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政务信息都应当公开。

行政执法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进行社会、经济等重大决策,应当同时制定预防职务犯罪措施。

第十八条 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机关实施侦查、检察、审判、监管改造等职能,应当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实行警务、检务、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

第十九条 国有企业、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当实行重大事务公开,接受职工监督,并建立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运作、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及其他重要经营活动决策和执行的监督制约机制。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向企事业单位谋取利益。

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法定的授权或委托从事相关活动,实行公共事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其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利用上述企事业单位谋取利益。

第二十条 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和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行政许可,以及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平竞争的方式作出决定,并建立监督制约与检查机制。

检察机关应当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贿赂行为记录档案。在公共投资建设项目、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招标活动中,招标单位可以向有关机关查询贿赂行为记录档案,并在招标文件中设定投标人在投标之日前三年内不得有贿赂行为记录的条件。

第二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廉政的规定,自觉接受监督,积极参与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国家工作人员应当依照规定实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

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有职务犯罪行为的,应当向检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国家机关举报。



第四章 监督保障



第二十二条 审判、检察、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有关单位存在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问题,应当书面提出纠正问题的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并抄送其上级或主管部门,司法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还应当抄送同级检察机关。

收到审判、检察、行政监察、审计机关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议的单位,应当认真整改,其上级或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整改。整改情况应当在三十日内书面反馈给提出建议的机关。

第二十三条 检察、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可以检查、通报有关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预防职务犯罪职责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权机关提出处分建议,有权机关应当在三十日内将处理情况向提出处分建议的机关反馈。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对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等可能引发职务犯罪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有关单位应当在收到意见和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并予以答复。

意见、建议被采纳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应当对有关人员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 新闻媒体对各单位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进行舆论监督,有关单位应当支持和配合,自觉接受监督。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进行控告和举报。受理控告和举报的单位对控告和举报应当依照规定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控告人、举报人。

受理控告和举报的单位应当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并对举报有功者予以奖励。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控告人、举报人打击报复。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有权机关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并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或者因其他玩忽职守行为致使本单位发生职务犯罪案件的;

(二)拒不接受有关监督机关提出的预防职务犯罪建议的;

(三)对控告人、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四)明知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有职务犯罪行为而不举报的;

(五)阻挠监督机关依法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

(六)其他妨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行为。

第二十八条 依照本条例从事监督、检查和指导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权机关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其他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组织和单位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 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应当参照本条例落实相应的预防职务犯罪措施。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